道教经典:淡泊的境界不是遥不可及的
来源: | 作者:pro529bd7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01 | 269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道教经典:淡泊的境界不是遥不可及的

在曰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喜欢谈论谈论淡泊。有人说:淡泊是清虚自守;有人说:去浮戒躁方为真淡泊;还有人说:淡泊就是光求趣,不求利……听上去,似乎各有各的道理。其实,淡泊这一境界,并非是一种心向往之而不能达的理想,而仅仅是一种冲淡平和的心境。

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是回归自然的淡泊;“悟入无怀境界,一轮之心月独明”,是以心为禅的淡泊。

唐代诗僧寒山把多年修行的感悟,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,达到了很高的境界。其中有一首诗中写道:“登陟寒山道,寒山路不穷。”其字面意思是:登上寒山的山道,寒山上的道路不绝。接下来四句:“溪长石磊磊,涧阔草濛濛。苔滑非关雨,松鸣不假风”。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山中的风景。

很多人初读,以为是吟风弄月;这四句诗是一种非常幽远的境界,如同空谷足音一样难闻难见。最后两句:“谁能超世累,共坐白云中”,是全诗的诗眼。谁能摆脱世俗的牵累,与我共同坐在白云中呢?白云并非实指,而是代表了一种至高意境。

淡泊的境界并非邈不可攀,关键要认清淡泊的真义。

淡泊不是生活的目标,而是一种生存态度。生活的目标当然可以高远些,而生存态度则不妨从容平淡。从平淡走向丰富,通过学习与积累就有可能实现。从丰富再返回或转入另一种平淡,则需要较高的人生修养,方能达到此境。

重要的是活在当下,享受这一刻

如果现在你有时间,不妨专心想一想当下活着的这一刻。

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不够幸福,往往就是因为忘了好好活着,忘了当下的这一刻。

生活可以过得很简单,甚至很美好。我们何必畏惧当下没有发生的事?

我们如果不过度计划,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,就有时间好好生活。如果不在乎失去钱财和权力,我们就能放下重担,感到从容安详。

如果我们的生活能务实一点,不过分奢望,就容易得到满足;如果我们对人生不那么患得患失,或许能活得更久。

如果我们不这么顾虑自己、苛求自己,就会更平静,也许还能更健康。如果我们先打理好自己份内的事,再去处理别人的问题,也许会更得心应手。

如果我们善待他人,他人多半也会善待我们。如果我们不过分以自我为主,我们会更自在,别人也会更喜欢我们。

如果我们不欺骗自己和他人,世界会更单纯,更皆大欢喜。我们要活在当下——因为只有当下这一刻才真正存在。而焦虑、恐惧、希望,都是从意念而来。

时时刻刻保持平静安详。

我们不那么执着于自我、钱财、成功或名望,并且有心理准备随时可能失去一切,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找到真正的满足。只有准备好随时失去一切的人,才能真正拥有一切。因为他们没有忧虑、对未来不恐惧,所以能活在当下,全心投入对他们最有益的事情。

当你接受了正面的能量,才能把好的事物带给别人。单独的一滴水,很快就会干去;但在永恒之海中,它却长存不灭。

随缘自适是人生的大智慧

在这个世界上,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,事事如意,总会有烦恼和忧愁。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,我们该如何面对呢?佛家主张:“随缘自适,烦恼即去”。

何为随?随不是跟随,是顺其自然,不怨恨,不躁进,不过度,不强求;随不是随便,是把握机缘,不悲观,不刻板,不慌乱,不忘形;随是一种达观,是一种洒脱,是一份人生的成熟,一份人情的练达。

何为缘?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、相随、相乐的可能性。有可能即有缘,无可能即无缘。

缘,无处不有,无时不在。你、我、他都要依靠缘发生联系。常言说:“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识。”万里之外,异国他乡,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,这便是缘。也有的虽心仪已久,却相会无期。缘,有聚有散,有始有终。所谓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”,缘是一种存在,是一个过程。

苦乐随缘,得失随缘,人生有所求,求而得之,我之所喜;求而不得,我亦无忧。若如此,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?

“随缘”,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,听天由命,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。殊不知,随缘不是放弃追求,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;随缘是一种智慧,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,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、冷静的头脑;随缘是一种修养,是饱经人世的沧桑,是阅尽人情的经验,是透支人生的顿悟。随缘不是没有原则、没有立场,更不是随便马虎。“缘”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,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,这才叫“随缘”。

生活中,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:“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我?”“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?”“为什么会是这样?”若从随缘的角度看,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,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;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,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。缘份就是缘份,有无缘不需要任何理由。能领悟到这一点,便会减少很多烦恼。

大千世界芸芸众生,可谓是有事必有缘,如喜缘、福缘、人缘、财缘、机缘、善缘、恶缘等。万事随缘,随顺自然,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,更是常人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。

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,“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。”放得下宠辱,那便是安详自在。吃饭时吃饭,睡觉时睡觉。凡事不妄求于前,不追念于后,从容平淡,自然达观,随心,随情,随理,便识得有事随缘。